提升数字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
熟悉学习工具:家长需要熟悉孩子使用的各类数字化学习工具,如在线学习平台、学习类 APP 等。了解这些工具的基本操作,以便在孩子遇到技术问题时能提供及时帮助。例如,家长要知道如何在在线学习平台上帮助孩子找到课程入口、提交作业,以及解决常见的登录故障等问题。对于一些学习类 APP,如英语单词背诵 APP,家长应熟悉其功能设置,如如何调整学习模式、查看学习进度等,更好地引导孩子使用。
筛选优质资源: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,家长需具备筛选优质资源的能力。学会辨别资源的可靠性、适用性和教育价值,避免孩子接触到不良或低质量的内容。比如,在为孩子选择在线课程时,家长要查看课程的师资力量、用户评价,以及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学习阶段。对于一些教育类网站,要判断其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,确保孩子获取的知识是正确且有益的。
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与自律能力
制定学习计划:协助孩子制定合理的数字化学习计划,明确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。由于数字化学习的灵活性,孩子容易缺乏时间观念和学习规划。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课程表和学习任务,帮助他们制定每天或每周的学习计划。例如,规定孩子每天在特定时间段内完成在线课程学习、作业练习等任务,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。
引导自律学习: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,孩子面临更多的诱惑,如网络游戏、社交媒体等。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自律意识,学会自我约束。通过沟通交流,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,自觉抵制外界干扰。例如,与孩子约定在学习时间内关闭手机、电视等无关设备,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。同时,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,及时发现孩子分心的情况,给予提醒和纠正。
加强与学校和教师的沟通合作
关注学校通知:家长要密切关注学校发布的关于数字化教育的通知和信息,了解学校的数字化教学安排、教学目标以及对学生的要求。及时掌握学校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、学习资源等情况,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。例如,学校通过家长群发布了关于在线学习平台升级的通知,家长应仔细阅读,按照要求协助孩子做好相关准备工作。
与教师保持沟通:定期与教师沟通孩子在数字化学习中的表现和问题,分享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,共同探讨解决方案。教师在学校能观察到孩子的课堂表现,而家长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状态,双方的信息交流有助于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。比如,家长发现孩子在家中使用数字化学习工具时注意力不集中,可及时与教师沟通,共同分析原因,制定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的策略。同时,家长也可以向教师反馈孩子在某些学科上的优势和兴趣,以便教师在教学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。